其他的还有体现父爱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反映抗日英雄壮烈捐躯的《狼牙山五壮士》、反映梁山人物为民除害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反映中国革命精神和官兵平等的《朱德的扁担》、反映中华民族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等等,这些课文不仅是优秀的作品,无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至于更换的文章跟这些文章来比,无论如何都是小巫见大巫,难以相齐并论或者超越,拿掉思想性、艺术性都超群的这些优秀作品的理由可以说是对历史对人民对国家极不负责任的“莫须有”,甚至可以看成是某些人的“故意所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文学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是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有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通过语文的阅读学习,激发一代代人奋发有为、图强报国,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才是教育的宗旨和目标。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嚼诗可以冶情。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历史的印迹,有抗争的力量,有关爱的情感,有奋发的精神,有深刻的反思。历代优秀的诗词歌赋、文学佳作都是时代的影子,都对后人有所启迪和教育。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要有精神气。我们需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气节,王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报国情怀。我们不能懦弱,我们需要鼓舞的力量,我们倡导真正的高尚,古代经典文学就是一部部励志之书,就是一曲曲高歌不息的时代之声。唱响时代之歌,铭记历史文化,才能如《团结就是力量》那样成铁成钢,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难道让我们读那些无病呻吟的蚯蚓文学,牢骚满腹的市骂文学,充满铜臭的金钱文学,低俗怪气的小姐文学?我们动不动讲以孩子的喜欢为标准,真不敢想象,一味满足小皇帝的需要能造就出参天大树?也许有人说越是具有诱惑力的东西孩子们越是喜欢,越是经典的东西孩子们越是不喜欢,正因为有了“学坏容易学好难”这样颠扑不破的古训,我们才更需要在教育特别是语文中加以规范和补充,给孩子们一个学好人做好人的塑造机会,否则需要我们的教育干嘛?放任性的教育能造就出好孩子吗?
可以不客气的说,我们现在的不少作品已经沦为蚯蚓文学、铜臭文学、地摊文学,加上昙花一现、急功近利的名人效应、功利思想,只能让这些人物和文字最终成为一堆无用的垃圾,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读好书,书读好,教材内容的取舍绝不仅仅是所谓的回归人文、意识形态,而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再看看现在中学生满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外国如何如何,英语如何如何,社会如何如何,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比较突出,这与我们当前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偏差不无关系。我曾经走访过长江、长城、长征路,感受到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挑战极限的伟大“三长”精神,应该说对人生的洗礼是刻骨铭心的。阵地意识的丧失是可怕和危险的,教育如果把孩子丢掉了,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新长征人练红宁认为,我们搞改革创新绝不能想当然,随心所欲,自以为是,不能总认为只要否定就是改革,只要改变就是创新,有的甚至出现以万变应不变的动作,觉得没有改动自己就没有改革成果,为了改革而改革,这就大错特错了!甚至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最有能力、最有眼光的,其他人统统都是错的、假的,惟我独对、惟我独尊!语文教材如果也用这样的思路改革,不仅中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圈套,而且一害学生、二害社会、三害国家、四害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