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纪念馆(中红网 胡俊峰摄)
中红网贵州2010年9月23日电(胡俊峰)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正处于国民党湘、桂、滇、黔、川、鄂及中央军的重重围堵之中。青杠坡战斗揭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此后的两个多月,红军四次飞渡赤水河,穿插于敌重兵之间,驰骋于川滇黔边广大地区,跳出了四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出奇制胜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从80年代即开始修建。由于旧址陈列面积较小,2006年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在土城新建四渡赤水纪念馆。新馆占地面积7710平方米,将黔北民居、民俗文化与红军精神紧密结合,展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战略思想。布展思路生动展现了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从被动转为主动的过程,体现出毛主席运动战思想灵活机动、千变万化的特点。除展馆外,纪念馆还包括青杠坡战斗遗址、一渡赤水土城渡口及其他赤水战役旧址文物点。 走进序厅,在一幅气势恢宏、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磅礴场面的浮雕前,是一组塑造领导四渡赤水的五位人物的塑像,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以及张闻天。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四渡赤水战役的沙盘,概括讲述战役全过程。之后又以战略要图、战争中的电报、历史文献、历史文物详加介绍。在第一单元“红军不怕远征难”、第二单元“土城鏖战,避实就虚”中形象展现了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前的活动和青杠坡战斗后面临的巨大危机。 在第三单元“一渡赤水,摆脱困境”及第四单元“二渡赤水,遵义大捷”中详细讲述红军通过两次渡过赤水河跳出敌军的围堵、摆脱危机的过程。 红军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沱,赤水的元厚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区,并且迅速来到了三省交界的云南扎西。红军在扎西完成整编之后,敌军又围了上来。此时黔北兵力空虚。于是红军立刻掉头向东,出其不意,杀回黔北,开创新的战机,于2月18日至21日从淋滩,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了赤水河。红军来到黔北后,在五日之内,取桐梓克娄山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而第五单元“三渡赤水,佯动诱敌”及第六单元“四渡赤水,突出重围”则生动展现了红军从摆脱围堵到取的战略主动的过程。 遵义大捷之后,红军于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地区大造声势,第三次渡过了赤水河。三渡赤水河后,红军来到了川南,主力隐蔽在附近的森林山沟内,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佯装主力向古蔺方向前进,让敌人以为我军又将北渡长江,调动了敌军大部主力。而我军主力于3月21日至22日迅速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了赤水河,再次来到了黔北,并且迅速南下,南渡乌江,兵临贵阳。调出云南的滇军后,就以每天120里的行军速度向云南挺进。 此时,蒋介石正在云南。国民党部队固守长江,则红军进取云南;国民党驰援云南,则红军北渡长江。红军的选择千变万化,使蒋介石首尾难顾。正如影视作品中所说:毛主席不仅能调动红军,还能调动国民党部队。 除此之外,纪念馆还单独设置单元分别介绍了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的革命活动、领导人及留下的标语。纪念馆内部展陈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系统、直观展示四渡赤水这段战争史,是一座高规格的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馆名由老红军、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亲自提写馆名。
塑造领导四渡赤水的五位人物的塑像,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以及张闻天。(中红网 胡俊峰摄)
展馆序厅(中红网 胡俊峰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