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气壮山河的历史 穿越时空的昭示——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那天晚上,我被密集的枪声惊醒。”
卢沟桥边,永定河畔。年近八旬的村民郭忠福放起了荷花灯。65年前“七七事变”的那一幕,老人记忆犹新……
就在不远处,北京地铁14号线正在加紧施工,一条“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出现在地方政府的规划蓝图上……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记者踏上征程,从沟深谷窄的平型关到巍巍太行山,从“铁血孤城”衡阳到边陲小城腾冲,从黄浦江畔的四行仓库到冀北平原的小村冉庄,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探求抗战胜利的深远意义和深刻启迪。
这是一段中华民族永志不忘的历史——14年的全民族抗战波澜壮阔、艰苦卓绝。从沉沦走向荣光,从挫折走向复兴,中国历史在此发生重大转折
“这段历史不能忘记。”山西太原,一条安静小巷最深处的一幢两层老砖房里,90岁的原敌后武工队长、同蒲支队副队长王立岗见到记者十分高兴,操着一口太原口音,指着右腿说。腿上,清晰可见10多个弹眼。
在敌占区智勇杀敌、护送刘伯承过太行--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耄耋之年的老人声音洪亮,滔滔不绝,一聊就是近两个小时……
松柏参天,碧空如洗。山西左权县麻田镇十字岭上的将军纪念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里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壮烈殉国之处。
烈士已矣,言犹在耳。“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近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1937年12月,在写给母亲的家信里,左权这样写道。
在北京,记者见到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左太北,这位古稀老人读起父亲留下的文字,不禁又一次热泪盈眶:“我父亲亲眼目睹日寇的残酷暴行,抱定了无论多艰难都要把日寇赶出我们国土的决心。”
民族危亡之际,曾经对决疆场的国共两军,捐弃前嫌,并肩作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
“当地人叫它十里乔沟。”8月中旬的一天,沿着象征八路军115师的115级台阶而上,伫立在不久前完成扩建的平型关纪念馆前,工作人员孟为峰告诉记者,“这就是73年前的平型关大捷主战场。”
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八路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夜袭阳明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在遍及19个省区的根据地,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人。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正面战场上,22个规模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大会战,阻止了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妄想。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汇合成一股自立自强、救亡图存、团结抗敌的洪流。
8年全面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中国人民的抗战,开始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损失最重,牺牲最多,贡献最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用了“五个最”来评价中国抗战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今年5月,抗战名将张自忠将军之女——87岁的张廉云专程从北京去了趟重庆梅花山,拜祭长眠于此的父亲。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8月24日,张廉云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我们要教育后人,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屈辱的历史和艰难的岁月,遭受过巨大的国耻和国难。”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是中国复兴的枢纽。”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是抗战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这是一笔永传千古的宝贵财富——14年抗战,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抗战精神。65年来,秉承抗战精神,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进
上海西藏路桥堍西北角,苏州河北岸,一座六层的白色建筑物格外醒目。
这就是光复路1号,闻名中外的四行仓库——1937年10月27日至30日,中国守军第88师下属某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在这里奋勇杀敌,打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危难之际,各界群众不分党派、不分南北、不分老幼、空前团结、支援抗战——时年16岁的秦怡到四行仓库支援,枪林弹雨中抬担架,为伤员包扎伤口,无所畏惧。
时隔73年,回忆起当时情景,89岁的表演艺术家秦怡仿佛还历历在目:“战士们对我说,这个人小,怎么来抬担架?我也不理他,说抬得动,就走了。”
“四行仓库不仅是一个抗战遗址,更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苏智良说。
今天,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窑洞办公室里,参观者总能看到一种不起眼的煤油灯--
这小小的煤油灯,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点燃了希望。偏处大西北的延安宝塔山,犹如一座巍巍灯塔照亮中国。
“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76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