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歌。每位烈士名录虽然就固定的几个要素,看似简单平常,却高度浓缩了一个个鲜活生命由生到死的全过程,更是用鲜血与生命写就的壮丽辉煌历史诗篇,必须把每个字搞清楚、核准确!这几年,编纂者为了志愿军烈士名录的准确真实,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勤劳动,他们发扬“宁跑千里路,不失一字真”的作风,整天奔走在全国全军的档案馆、军史馆之间,查阅资料,反复核对。有时为核实一个烈士的名字、单位、牺牲的战役战斗名称,就得在部队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中查访奔波很久。
组织部编研室原副主任闫福顺是编纂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他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仍在为核查烈士名录的事忙碌着。一次,为了核实河北省定县一个叫陈同和的志愿军烈士,闫福顺专程赶到定县,与当地民政局的同志查找了几天,却怎么也找不出陈同和的线索,接着又与县人武部的同志在陈姓聚居的村落查找,请当地70岁以上的老人回忆,但仍没有人能想起这个名字。莫非弄错了?大家一起议论,会不会是当年登记的时候笔误,把“定”和“完”弄混,将河北完县看成了定县?于是他决定到完县去查一查,又是一番连日奔波,果然在完县查实了陈同和烈士的情况。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又如一级英模貟宝山烈士的姓,有“员宝山”、“贡宝山”、“任宝山”这样的不同记载,经过反复核实,最终确定了准确材料。
“我们的志愿军将士从不和祖国讲条件,可以身着单衣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可以在熊熊烈火中化为青烟,甚至在硝烟迷漫的战场连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但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放弃阵地。他们以惊人的牺牲为后来者赢得了今日的地位,我们应该骄傲,更应该多想着用实际行动为明天的中国军人留下点什么。”这是多年从事编纂的同志们共同的感受。曾有不少人询问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是谁?其实,在战场上向自己部队喊出“向我开炮”的英雄战士很多,王成只是英雄群体的代表,即使像大家熟悉的黄继光、杨根思这样的英雄人物,在志愿军战士中也是不胜枚举的。
据统计,在收录的荣获特等功以上荣誉的志愿军烈士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式的英雄就有44名,用身体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式的烈士有6名,舍身炸毁敌人火力点董存瑞式的烈士有9名,为救朝鲜妇女儿童而牺牲的像罗盛教那样的烈士有6名。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志愿军团以上领导干部烈士中,有224名是身先士卒壮烈牺牲的,有12名是抱病参战的。
这就是我们的志愿军烈士!只有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才能这样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一生尽管短暂,但却是最壮丽的!
文/《瞭望》新闻周刊特约撰稿解祖
记者云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