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别是井冈山,在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的三大亮点,也可以说是三大特殊贡献。
第一:早在1999年,是江西和井冈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红色旅游”这一概念,把“红色旅游”的星星之火,推向了全中国,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燃得越来越旺;
第二:是江西和井冈山,依托当地的红色历史和生态资源,在全国率先做到了红色与绿色、红色与彩色的有机与完美的结合。
第三:是江西与井冈山,率先在研究和落实刘云山同志2005年提出的做好红色与旅游结合这篇文章。去年9月,江西在北京举办红色旅游博览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参观时,提出了这个课题。他指出,“红色”是讲内容,“旅游”是讲载体。有关部门只有不断丰富、挖掘,做足“红色”内容,不断深化、拓展,用好“旅游”载体,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添加更多的活力。可以说,抓住了红色与旅游的结合,就是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哪里注重了红色与旅游的紧密结合,哪里的红色旅游发展就快。
从去年以来,我在各地的采访中,也接触到红色与旅游如何结合这方面的有关材料,并拜读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大作。在这里,我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贡献给江西和井冈山的同志们,供你们参考,请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专家与同行指教。我的这些见闻,初步整理归纳出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社会功能上——“政治与经济”的结合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并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创造。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的政治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文化意义。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还具有“开发一方红土,致富一方人民”的经济意义。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是红色内容上——红色与红色的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现代旅游需求呈多层面的发展趋势。因此,一些有条件的红色景区,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以及民俗、探险、体育运动、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进行了结合。经过近几年发展,一些步伐较快的红色景区已经尝到了这种结合带来的甜头。
在红色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的同时,许多地方认识到,单一的红色景区总是难以形成大气候,只有多个红色景区积极合作形成巨大凝聚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影响。
事实上,已有红色景区为走出“单兵作战”或者“单线作战”开展了有益的尝试。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上饶市成立了上饶集中营名胜区管委会,把周田、石底、七峰岩、李村等监狱与茅家岭监狱旧址整合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种整合步伐据说在全国也算是走在前列的。
在这一点上,浙江省也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为加快梁弄镇横坎头红色旅游景区改造,浙江省的余姚市将要投资6000多万元,依托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招牌”,整合浙东区委旧址、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浙江还根据旅游市场的特点,发挥旅游线路组合机制的优势,实现了单一的红色旅游资源向红色旅游线路转变。在《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中,他们推出了开天辟地、伟人故里、浙东延安、英烈长存、勇往直前、烽火岁月等12条精品线路,把各个地区分散的红色旅游点有机串联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