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中国农科院大课堂2011年6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郭大庆摄)
中红网北京2011年6月8日电(江山、王忱) “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身处绝境还要千方百计地找党?”“入了党以后怎么做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今天,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的陈人康、欧阳海燕、肖南溪和刘松柏四位红军后代,应邀来到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围绕这些问题生动地讲述了他们的父辈陈士榘上将、欧阳毅中将、萧锋少将和刘型老部长的革命故事,受到与会共产党员和科技人员的热烈欢迎。
“共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在前往植保所的路上,萧锋少将的女儿、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肖南溪不断地向中红网记者询问道:“上一次我们讲课,听众的反响如何?”“大家对哪一段故事比较感兴趣?”显然,真诚而又热切的肖南溪,很想把老一辈革命家的红故事讲得越来越好。 到了“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中国农科院大课堂”所在地,传承团团员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宣讲内容。记者看到一个戴着眼镜、很有书卷气的女生,早已坐在座位上。距离开讲的时间还早,记者就问她是不是在这里上自习。这个名叫杨露的研究生羞涩地微笑着说,自己是来听老前辈的讲座,表示很喜欢听革命的事迹。 不一会儿,她的同学和老师们就纷纷来到了会场。“小杨来得这样早?那我要表扬她啦。”杨露的老师熊本海长得浓眉大眼,梳着茂密而黑亮的背头。对党史已熟稔于心的他,兴高采烈地和记者攀谈起来。熊本海的老家是红四方面军的故乡——鄂豫皖革命老区的首府红安县。记者和他聊起了这里的列宁市、长胜街,不胜感慨。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收集各种与革命相关的物品。他送给记者一本他担任副主编的书,名叫《老鱼红色藏品》,里面收录了大量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和签名。 熊本海对西路军的历史有着特殊的兴趣,因为河西走廊抛洒着无数大别山儿女的热血。记者告诉他,这次宣讲团的成员就有参加西路军斗争的欧阳毅中将的儿子欧阳海燕。他听了之后非常兴奋,但是兴奋之余也有担心。他说:“以往党课大家听了不少,但是很多都是讲大道理,青年学生没法理解,效果不太好,不知这次怎么样?” “我们传承团是讲最生动的故事,不讲很抽象的大道理,他们会尽力讲好的。”记者向他介绍了传承团的一些特色,杨露和熊本海不住地点着头,脸上绽放着赞许的笑容。 下午两点一刻,大课堂正式开始了。农科院植保所的张步江书记身穿天蓝色衬衫,精神抖擞地表达了宣扬红色精神的意义。略带些苏北口音的他,很有感情地讲到了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他说红色精神有很多外延,但内涵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接着,大课堂主持人向与会者介绍了传承团的几位成员之后说:“吃饭是中国人的第一件大事儿,农业是我们经济的基础,我们要向长期战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的同志们致敬!”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又说:“同志们,今天在座的中国红色精神传承团各位嘉宾,都是红军的后代。虽然工作不同,但都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近年来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到学校、机关、农村、工矿企业去宣讲红色精神,将一个个曲折艰辛的革命故事,从历史滚滚长河里掏出来,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伟人。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我们要共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境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
陈士榘上将之子陈人康说:“我父亲当年在毛主席带领下向党宣誓,对为什么入党的回答很简单:‘为工农求解放’。”(中红网 王忱摄)
欧阳毅中将之子欧阳海燕说:“毛主席表扬说我父亲革命坚决!坚决!”(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郭大庆摄)
萧锋少将之女肖南溪说:“先辈的开创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胸怀伟大理想向前走!”(中红网 王忱摄)
陈士榘上将当年曾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向党宣誓,对为什么入党的回答很简单:“为工农求解放”
第一位主讲人是陈士榘上将的儿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人康。他首先给大家讲了毛泽东在井冈山附近的水口发展陈士榘等一批党员的故事,看到自己头顶鲜红的党旗,他顿了顿说:“你看,当时毛委员发展我父亲他们入党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党旗呢?没有。那时的党旗只是一面写着C•C•P三个字的红旗,毛委员得先给入党的同志解释什么是C•C•P。” “毛委员问我父亲他们为什么入党。我父亲回答很简单,为工农求解放。道理不深,但是立场坚定。为什么要发展他们入党?因为毛泽东发现,党员多的单位,作战就英勇,而且更能对长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民主是很重要的。我们共产党员不就是代表劳动人民,为了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的吗? 陈人康的话深入浅出解释了何为共产党?为什么要入党?许多听众边听边认真地点头,现场是一片沙沙的记笔记的声音。 陈人康继续就党的内涵和意义剖析下去,他说:“红军组建茶陵苏维埃政府的时候,我父亲是三位常委之一,毛泽东说他当了县太爷,其实那个时候我父亲只是个18岁的毛头小伙子。但是才22年后,他就指挥三野的八兵团,解放了南京,坐到了蒋介石总统府的宝座上。解放后,他又成为工程兵的首任司令员,做了很多大事。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共产党人不仅善于破坏旧社会,也善于建设新社会。一个革命,一个建设,老一辈都做得非常好。” 陈人康的一席话,充分地说明了共产党人从来就是边革命、边建设的,绝不是有的别有用心的人所歪曲的那样“只讲破坏,不懂建设”。 最后,陈人康讲述了工程兵建设两弹基地的故事。这支代号为7169部队的十万大军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用三年干出了苏联专家认为要十五年才能干好的事情。他代表自己的父亲,向这十万如今默默无闻的人民英雄致敬。 陈人康的讲话让许多人深有感触。一位年轻的博士说:“过去我们没体会,可今天听了陈教授的一席话,突然感到做一位共产党人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欧阳毅中将当年在西路军失败、身处绝境后,仍千方百计寻找党组织,只身克服千难万险回到延安 第二位主讲人是欧阳毅中将的儿子,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欧阳海燕。他讲述的父亲在西路军失败后,经历了千难万险回到延安的曲折故事。 欧阳毅时任西路军总指挥部五局局长,西路军失败后,先是跟着干部游击支队向西突围,可是很快支队就被打散,干部游击支队的领导人曾日三英勇牺牲。欧阳毅在马步芳部骑兵的追击下,和几位战友躲进了冰雪覆盖的祁连山,用棉絮包裹子弹头射击烂布来制造火种,吃得是牺牲战友们剩下的东西。残酷的环境下,有许多人革命意志动摇,不仅有脱离队伍的,也有抢食老百姓家东西的,甚至欧阳毅和许多战友的枪、钱、粮食,都被朝夕相处的同志——“周特派员”又骗又抢走了。周特派员在骗缴了欧阳毅的枪后,还得意地说:“枪还能卖价钱呢。” 就在这样的绝境里,身长分文、高度近视的欧阳毅,仍然坚持只身前往陕北延安,历尽艰险、九死一生。他当过乞丐,腿上一直留着被地主家的狗咬过的伤痕;他打过短工,因为不善于干活而被监工鞭打辱骂;他还干过卖字先生,那一个个工整娟秀的字的背后,是一个失散战士苍凉而孤独的倾诉。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欧阳毅的回答是:“坚守信念,矢志不移。” 欧阳毅战胜了祁连山的皑皑冰雪、腾格里沙漠的滚滚黄沙、马家军杀气腾腾的马刀。他身边的一个个伙伴却先后都离他而去了。 欧阳海燕相貌酷似父亲欧阳毅。当欧阳毅的彩色授衔照片被打在欧阳海燕正上方的投影屏幕时,许多人都产生了错觉,他们觉得就是欧阳毅坐在这里给大家讲课似的。欧阳海燕是一个极端认真而仔细的人,讲得非常努力。当他讲到父亲回到陕北后,毛泽东表扬欧阳毅革命“坚决”时,大家都兴奋地鼓起掌来。 欧阳毅曾说:“共患不易,共利更难。”这句话放到今天,更有现实意义。欧阳毅与周特派员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一个共产党人,如果将组织的利益放到最高,他将成为一个最坚强无畏的战士;如果将个人利益放到组织之上,他将成为一个最卑劣无耻的小人。
萧锋少将爬雪山、过草地、驱日寇、战老蒋,一生打了1365次战役战斗,成为智勇双全的将军
大课堂经过十分钟的休息之后,萧锋少将之女肖南溪开讲了。她的开场白很独特:“我父亲参加革命的时候十二岁,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儿在今天能干什么?我的外孙女今年十二岁,是个‘小公主’,要五、六个大人在身边照顾着。可是我的父亲,十二岁的时候已经高举着镰刀斧头的革命红旗,在为工农革命而战斗了!” 萧锋少将爬雪山、过草地、驱日寇、战老蒋,一生打了1365次战役战斗,成为智勇双全的将军。如今,他的女儿肖南溪讲起战斗故事来,也非常具有感染力,不仅声音大,感情丰富,而且肢体语言极其多。 她先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了萧锋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国民党中将师长张辉瓒的故事。接着,她着重讲了长征中的浴血奋战湘江。讲到动情处,她的双手比划着,好像端着一把沉重的汉阳造,身体猛地一个前倾,然后学着红三团团长黄永胜的声音吼道:“同志们,上刺刀!”几位听众不禁说:“听肖老师讲课,感觉好像在听说书,挺过瘾。” 肖南溪不仅讲述了自己父亲的英勇经历,而且也怀念和追思了红八军团和红三十四师等无数在湘江两岸牺牲的烈士。陈树湘师长拉断自己的肠子,也不愿做国民党俘虏的悲壮情景,经过肖南溪的再现,仿佛历历在目。肖南溪用悲伤而带着期待的语调,指着大屏幕上出现的红军烈士墓和汉白玉群像说:“这些红军烈士好像在说话哩,他们说,‘你们还曾经记得我们这些把革命火种点燃的人不?一定要走社会主义的路,我们的血才没有白流呀!’” 说到这里,记者看到身旁的彭淑芬老人眼睛红了,连连自言自语地说:“讲得很好、很好。”许多听众也是低头若有所思。 肖南溪还讲述了父亲萧锋记录、整理和保护日记的感人故事,回顾了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虽然是小事,但都充满了感人的力量。肖南溪说:“我也曾对我爸爸那样辛苦的整理日记感到不理解甚至不以为然。但是有一天,我听到他这样给我说:‘我这么多好同志、好战友,他们的文化比我高,他们的能力比我强,他们很能打仗!他们就这么走了,他们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得到的太多太多了!我一定要把他们的英雄事迹写下来,我不能带着遗憾去见马克思啊!’” 她还讲到萧锋只有她一个女儿,在她父亲去世的1991年,一个月也只有六百元可拿。他却用自己不算高的收入,先后资助了三十多位烈士遗孤,并将其中的十几人培养成大学生。许多听众的眼睛都湿润了。坐在萧南溪旁边的刘松柏拿出纸巾,默默地擦着眼泪。 “我的父亲去世了,他一分钱,一片瓦都没有留给我。但是,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是太多了,我很满足。”这时,竭力控制着自己感情的肖南溪,眼泪不住地在眼眶里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