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六日)
段君毅同志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他在北京工作期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变时期,段君毅同志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首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段君毅同志狠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坚决平反冤假错案。他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克服“左”的影响,排除右的干扰,对北京市各级党组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段君毅同志强调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他提出,北京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工业要着重发展能耗低、用水省、占地少、不污染扰民、容纳劳动力多的行业。农业要贯彻执行“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
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段君毅同志积极贯彻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把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段君毅同志强调城市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中既有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又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针对当时北京城市建设比例严重失调、基础设施欠账很多、各种生活服务设施不配套、住宅建设大大落后于城市人口增长等诸多矛盾,提出要坚决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先行地位,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
五是在党的建设以及干部人事工作方面,段君毅同志到任后针对一些同志对中央的指示、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强调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的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针对当时北京市党政机关中存在的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弊端,狠抓机构改革。针对当时全市干部队伍的状况,强调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实现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段君毅同志对首都工作特点规律的认识和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对我们做好今天的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段君毅同志离开我们已经6年,可以告慰他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首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圆满成功,首都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各方面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