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里,我着重追忆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光荣历程,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光辉业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华同志是参加井冈山斗争的老战士之一,他坚决拥护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人民军队的建设特别是部队政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江华同志参与了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努力探索平原地区游击战争规律,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华同志主动要求到抗战第一线工作。经组织批准,于1938年8月奔赴山东抗日前线。他协助张经武、黎玉等人创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任纵队政治部主任。为了使山东纵队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有严格组织纪律、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江华同志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纵队的政治组织机构,积极推动纵队的整军工作,加强部队的思想教育和战略战术教育。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建立和发展,把山东抗日斗争形势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39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八路军向华中方向发展,与新四军靠拢打成一片,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决定加强苏皖边区工作,成立八路军苏皖纵队,江华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并任皖东北军政委员会书记。在创建新的抗日根据地过程中,江华同志表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开拓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他指挥部队开辟新的根据地,在苏北和皖东等广大平原地区打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共顽固势力。他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井冈山斗争经验,努力探索平原地区游击作战的规律,以分散活动为主,采取游击战、麻雀战等战法,避开敌人的主力和锋芒,灵活机动地袭击敌人。到1940年7月,苏皖边区军队发展到1万余人,苏皖抗日根据地也得到发展。转战苏皖,打开工作局面后,江华同志返回山东,仍任山东纵队政治部主任。1941年任山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42年,在敌后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江华同志作为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参加领导山东人民的反“扫荡”斗争。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江华同志与山东军区指战员一起,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坚决抗击敌人,稳定并推进了反“扫荡”局势。1943年春,山东军区调整,同年夏,江华同志离开山东抗日战场,重回延安。随后,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整风的学习教育。1944年,列席党的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江华同志作为山东代表团的副团长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江华同志参与开辟辽东解放区的工作,放手发动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从人力物力上支援前方,为解放东北全境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10月,江华同志到达东北,担任中共安东省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他紧紧依靠群众,参与组织建立各级民主政权,清除敌伪残余势力,稳定社会秩序,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1946年1月,东北局组建辽东省委,成立辽东军区,江华同志被任命为辽东省委第二书记、军区第二政委。他按照中央精神,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0月,国民党军队集中10余万兵力分三路向辽东解放区大举进攻。江华同志参与组织新开岭战斗,开创了解放战争中歼灭敌人一个整师的先例,受到中央军委赞扬。在严峻复杂的形势面前,他坚决支持陈云同志的主张,赞成坚持南满斗争。12月,南满分局正式成立,统一领导辽东地区党政军工作。陈云同志任书记,江华同志任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社会部部长。随后,江华同志奉命赴朝鲜,主持辽东的后方工作,统一协调辽东驻朝鲜的后勤部门及各方面的工作,出面与朝鲜方面联系,努力做好“内”与“外”的协调和统一,为辽东对敌作战提供了有力保障。1947年6月,江华同志回到东北,协助陈云同志组织开展南满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为了使土地改革运动始终保持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江华同志十分注意宣传解释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十分注意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他坚持走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土地改革第一线,倾听群众意见,检查工作进展。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进,巩固了民主政权的基础,有力支持了前方的革命斗争。翻身农民纷纷参军参战,仅在安东省,1947年至1948年人民军队就扩兵10.9万人。1949年3月,南满分局撤销,江华同志调任安东省委书记,积极组织恢复生产,整顿基层党的组织,迎接全东北的解放。5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江华同志奉调入关,结束了东北三年的战斗生活。在向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汇报工作时,江华同志要求到基层搞建设。中央决定江华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随后,江华同志一路南下,到达浙江,在杭州市委书记、市长的新岗位上,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