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提出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一是树立标杆,引导党员创有方向、争有目标。在党员中开展了“亮身份、比贡献、做表率”活动,在车间班组推行“流动红旗”制度,生产一线推行党员挂牌制度,组织劳动模范评选,使党员成为生产明白人、企业能耐人、员工领头人。 有4 名党员被评为集团劳动模范, 1 名党员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12 名党员因表现突出进入企业领导层。二是强化激励,调动党员创先争优热情。加强文化引领,总结提炼了以“我是鼎力人、鼎力是我家”为内容的集团训导,创办《 鼎力集团报》,编写《鼎力之歌》。制定鼓励创新政策,对锐意创新的党员给予重奖。 党员王俊兰在看到春晚《 不差钱》的小品后,为公司抢注了“不差钱”商标,每年增加销售收入 2.8 亿元,公司拿出5 万元对她专项奖励。同时,对党员从岗位、待遇和生活上进行关心爱护,对困难党员实行结对帮扶。三是搭建平台,创造一流发展业绩。把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到车间和生产一线,落实到工作环节和项目上。瞄准行业一流定目标,重大决策党支部班子领着干,重点项目党员骨干牵头冲在前。积极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 4.5万枣农增收 3000 多万元。投资2 亿元新上金丝红枣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年可加工金丝红枣4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 亿元,利税 1.2 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
争做贴心服务群众的和谐先锋
刘云香(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党总支书记)
裕园社区过去的面貌是“环境脏乱差、邻里纠纷多、居民意见大”。近年来,在社区党组织的带动和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裕园变成了处处鸟语花香、人人和谐相处的“全国社区服务优秀社区”、“省文明和谐示范社区”。回顾裕园这些年的变化,我感到根本的原因是领导的亲切关怀,是党员的无私奉献,是社区党组织一班人贴心为民的真情服务。
一、群众认干不认说,创先争优要把功夫下在提高服务水平、 让居民得到更多实惠上。服务群众是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社区的落后面貌是居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这些年来,社区党组织实施了八大民心工程,社区灯亮了,路平了,树绿了,环境变美了,群众高兴了。今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社区党组织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实现“社区管理上台阶、服务能力上水平、 居民生活大改善” 为目标,制定了社区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实施“两气进户”工程等重点任务,逐一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
二、党组织有活动才有活力,创先争优要充分调动党员参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力争把每名党员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出来。先后组建了“居民教育编辑部”,通过简报、快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社区中的好人好事;开展了“五认”共管活动,即花草树木“认养”、公共设施“认管”、服务岗位“认领”、困难家庭“认帮”、公益事业“认捐”;搭建了“阳光温暖超市”居民互助平台,每天由社区老党员轮流值班,负责管理超市的捐赠资金和物品,为居民进行心理疏导。发挥社区“七彩文学社”、“槐花香艺术团”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创作一批反映社区变化的诗歌、 快板、 情景剧。 多年来,我们创办的 26 个居民服务实体,吸引了50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
三、创先争优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着手建立了三项机制。 一是活动推进机制。健全“总支抓支部、支部抓小组、小组抓骨干”的责任体系,确定每月10号、20号作为党员学习日。二是作用发挥机制。成立了社区“金点子银行”,鼓励全体党员提出改进社区工作的“金点子”。三是关怀激励机制。依托“阳光温暖超市”,建立社区居民帮困体系和关爱老党员制度,把阶段性的“送温暖”活动变成经常性的“温暖工程”。设置“党员先锋”、“公益之星”等 8个优秀党员表彰项目,每年年底进行评选表彰。
创先争优激活力乌金潮头争先锋
马加力(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
我们区队是煤矿最基层的生产单位,现有职工181人,党员28 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具体到我们党支部,就是抓班子、抓党员,让党员比着干、带头干,一个党员影响一大片;就是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抓安全、抓生产,创造一流业绩。按照集团公司党委争做“兖矿创业先锋”的要求,我们开展了“ 争先锋、 创品牌、 保安全、促发展”主题活动,党支部和党员争做学习创新、和谐创建、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和文明志愿“ 五个先锋”。
一是比学习、强技能,把提升素质作为创先争优的基础。过硬的班子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我们首先从支部班子抓起。党支部成员围绕党的建设、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专题深入调研,撰写了14篇、 21 万字的调研报告。建立学习考勤、通报和考核等制度,采取轮流授课、学习讲坛、读书会、报告会、网络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党员职工定期学习。大力实施“双培养”计划,努力把党员培养成班组长,把优秀班组长培养成党员,使党员班组长成为创先争优的骨干力量。目前,每个班组至少有3名党员, 15% 的班组长是党员。开展党员职工技术帮带活动,设立“技术学习日”,组织劳动技能知识竞赛,评选“金牌老师、进步新人”,树立标杆,让大家看到先进就在身边。
二是比安全、增效能,把安全生产、提高质量效益作为创先争优的中心任务。“安全是煤矿最大效益,职工最大福利,家庭最大幸福”,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三大隐患”,即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违反劳动纪律,实施了“ 三违”分级管理。开展党员“零”字工程活动,党员带头杜绝“三违”,党员与“三违”职工开展“1+1”安全帮教活动,实现了连续四年党员无“三违”,职工“三违”率逐年下降20% 以上;矿井连续安全生产3200多天,区队连续五年无轻伤、 九年无重伤,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发展标兵”等荣誉称号。
三是比奉献、促团结,把建设和谐区队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开展安全、创新、公正、平安、文明、绿色“ 六位一体” 的“ 和谐区队” 创建活动,建设和谐区队文化,打造“煤海闪光”党建品牌。 党支部坚持“ 六必谈” 、“ 五必访” ,做到哪名职工家里有什么困难,思想有啥波动,党支部都一清二楚,及时帮助解决。把党内关怀和职工帮扶结合起来,坚持党员每年过一次“政治生日”;年轻职工结婚时,党支部送鲜花祝福,职工生日送蛋糕祝贺;职工转岗、退休时召开欢送会;健全扶危济困网络,帮扶生病受伤职工3人,困难职工1人。
筑牢基础 凝聚力量打造科学发展新优势
王学文(威海市委常委、荣成市委书记)
县委书记作为县域执政团队的主要负责人、 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基层”的意识,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契机。活动中,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先行区”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 为主题,以“ 创建千里海疆党建示范带、争当两个先行区建设排头兵”为载体,坚持三个“贯穿始终”、努力实现三个“ 率先突破” ,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把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活动始终,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上率先突破。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首先要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我们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引领“两个先行区”建设,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将经济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市委明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 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低碳经济等作为创先争优的重点和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
二、坚持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努力在促和谐、惠民生、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上率先突破。基层创先争优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活动启动前,市委通过多种形式收集群众的各类意见建议3120条,将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攻方向,先后启动了城区中小学搬迁、农村旧村改造等 20项投资18 亿元的民生工程。在全市开展了“五比两诺三评议”活动,全面推行党员创先争优积分制,通过设定目标、公开承诺、基层评议、量化考核等形式,把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监督权、评议权交给群众,促使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承诺的事情做起来。创先争优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形成了重民意、重服务、重奉献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于思宽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保持良好态势,涉及农村的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6% 。
三、坚持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贯穿活动始终,努力在强基层、固基础、形成先行区建设推动和保障力量上率先突破。加强基层组织,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围绕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党总支+中心社区”、“党建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搭建新的平台。 围绕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 ,深入开展党员创业帮扶工程。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成立食品等行业党建协会。围绕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探索成立镇街商会党组织,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