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抢救雷锋遗产,并不仅仅局限于雷锋的同班战友,它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实践雷锋精神、发展雷锋精神、创新雷锋精神是一代人和几代人的共同事业,我们要顺藤摸瓜,开展一项有规模的抢救雷锋遗产的活动,从中去发现一批像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挖掘一批社会主义的和谐音符,树立一批新条件下的雷锋式新典型,将学习雷锋、弘扬社会主义的健康文化推向一个新高潮,这将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许多优良的、对民族、对人民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我们陆续的总结了一些,但还有不少散落在民间,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不能任它白白地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我们应当像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样,也下大气力去挖掘和保护我们的政治遗产和精神遗产。雷锋精神就有许多还未被挖掘和归纳出来的东西,还有许多游离在社会和民间的自发的雷锋精神,需要我们去抢救和保护。这应成为各级党政宣传部门、精神文明办公室、共青团、各级博物馆、档案馆齐抓共管的事,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抢救雷锋遗产需要明确职责,明确由哪些机构和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任务不一样,搞的不好就会成为软指标,就容易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就会扯皮。现在我们的宣传和文化部门不少,但由于待遇等条件跟不上去,人员素质也有所下降,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干劲不高。此次探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来不大的事情,本来应该引起注意的事情,但由于这由于那,就被扔到脑后了,被忽视了,被遗忘了。所以,明确职责很有必要。
抢救雷锋遗产需要设立一定的专项经费,这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钱需要的不多,但总是要出一点。可以考虑综合资源的运用。比如,抚顺由于是雷锋的牺牲地,建了座独立的雷锋纪念馆,其他省市就没必要都建一个雷锋纪念馆,可考虑资源共享,建综合性的英雄纪念馆,目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主义的教育基地。也可以采取社会化的办法,提倡在社区的公园和休闲场所建一些英雄雕塑,以此达到教育人们的目的,别光搞裸体雕塑。对环境不但要美化,而且要净化,用英雄的形象去净化我们的心灵,去教育大家向他们学习,去激励我们奋进。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革命时间较长,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这些遗产都非常珍贵,有条件的前提下,都要尽量地去抢救,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决不可以背叛,所以我们应该下力气去抢救这些革命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