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前来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又现高峰。(9月20日 人民网)
虽然笔者没能亲临这次现场,但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由让我想起了今年清明节在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时所遇的盛大场面。据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人员当时介绍说,自1977年9月9日开放至今,毛主席纪念堂接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瞻仰者人数已超过1.6亿人次,平均每年接待瞻仰者600余万人次,高峰期日接待量约为5万人,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和震撼。
记得有哲人说过,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毛泽东,一个让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伟人,在风雷激荡、翻天覆地的20世纪,他和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斗,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他的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深远地影响着我们党的精神世界;他的伟大品格情操,广泛地哺育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以至在他逝去30多年后,他的形象依然在人们心中高高矗立,人们始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无论是工厂车间、办公室、商店、出租汽车,还是农民的家里,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毛泽东画像。而今年国庆前夕,前来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又现高峰,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毛泽东之所以受到人民永远爱戴和怀念,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毛泽东最看不得人民受苦。三年困难时期,他曾为百姓的生活之苦而落泪;1954年淮河大水,得知灾民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消息他哭了;1975年,河南再遇水灾,始终心系灾区的他又流下了痛心的泪水。在人类历史上,像毛泽东这样深切地同情、关怀、爱护并切实帮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领袖人物,又有几多?
毛泽东之所以受到人民永远爱戴和怀念,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他把整个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和人民。他没有给儿女留下显赫的位置,也没有给儿女留下多少物质财富。相反,他还为革命、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几位亲人的生命。在他死后,国外既无分文存款,也没有置下半点产业。他的儿女过着普通的平民生活,既没有出国,也没有做什么高官。这一切无不昭示着毛泽东位高不忘本、功高不自居、权重不谋私的高风亮节,从而赢得了中国人民发自肺腑的无限爱戴和崇敬,带来了清新优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全国解放的千里决战,已成为一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渐行渐远。但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世人公认的历史事实,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呼喊。人们敬仰和怀念毛泽东,实际上是在感激和拥护他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他毕生追求的中华民族腾飞之梦,正在我们的手里变成现实……他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正激励着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