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5日,毛泽东有73个补丁的睡衣在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展出。当日,以展示、收藏和保护毛泽东遗物为主要功能的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建成开馆。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共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四个陈列,共展示毛泽东遗物1008件。(12月27日 中新网)
一件睡衣竟密密麻麻地缝了73个补丁,倘若不是照片中那真真实实的原物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有谁会相信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曾经穿了几十年的衣物?尽管衣物无语,但它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在国内经济物质生活处于最困难的五六十年代倡导节俭而喊出的一句顺口溜。无疑,那73个补丁,既是一种历史的印痕,但更反映出了毛泽东同志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为全国人民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那看起来毫无美感的补丁,却分明见证了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范,“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这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这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和希望之光。
记得1949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时,他意味深长告诫全党同志:“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李自成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进京后骄奢淫逸、穷奢极欲。显然,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认真总结和汲取了这一教训,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党的宗旨。“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73个补丁,就是一位共产党人最完美的“答卷”,就是我们永远缅怀和珍藏的精神财富。
无疑,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之际,我们深切地瞻仰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遗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时下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着打扮无须再“缝缝补补”了。但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来说,面对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本色,“缝缝补补”的精神坚决不能丢,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决不能丢,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不能丢。
一件睡衣73个补丁。毛泽东同志的精神风范永远长存,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