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京报刊文《媒体还原雷锋:爱美爱照相易接受新事物》,披露了雷锋大量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在当下,我们避开雷锋的光环,以平常心去重读“雷锋的故事”,会发现他身上的纯真、善良和直率,具有不可多得的普世价值。
现年已80多岁的部队宣传员张峻,曾和雷锋有长时期的相处。据他回忆,雷锋也会年少轻狂,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他的军功章;他在外面做好事,常常会回得晚,在部队就是不守纪律,所以也受批评;他甚至直接到厨房自己拿吃的,炊事班说两句后,他气得“呱”就把盆摔了,第二天又主动去检讨,说自己做错了。这些所谓的“小瑕疵”从未妨碍雷锋行使心中的善;也不妨碍雷锋省下钱、支援灾区支援人民公社建设;也不妨碍他做好事,不妨碍他见义勇为。
雷锋“炫耀他的军功章”说明什么?笔者以为,这是他身上革命英雄主义的折射,是他革命人生观的直白表达,是他“崇尚荣誉”军人价值观的自然流露。
“崇尚荣誉”,对于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战争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和拼杀,更是意志、精神的较量和征服。对荣誉的珍视和向往,是官兵的战斗精神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尚荣誉就是崇尚英雄、崇尚崇高、崇尚胜利。官兵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荣誉而顽强战斗;官兵心田里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荣誉而英勇献身。对军人是这样,而对共产党员来说,尤为如此。
军人以牺牲奉献为己任,身系国家民族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大荣大辱,也最为崇尚荣誉。军人有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珍重,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为国捐躯,虽死犹荣”,就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圣教、欧阳海、麦贤德、雷锋、王杰、刘英俊等英雄人物就是这样的典型。
毛泽东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朱德说:“部队中人人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古人云:“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譬如打仗,你如果悬赏拿下一个山头给多少银子,不一定有人上。在当下,治国理政,愿各级领导从雷锋“炫耀自己的军功章”故事中得到启示,摈弃“金钱万能”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