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除夕,周总理把在京的亲属、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都请到了西花厅,连大人带孩子,熙熙攘攘地把西花厅挤得满满的,足足摆了三大桌。人都坐好了,只见工作人员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和黄澄澄的小米稀饭。(1月26日 《辽宁日报》)
众所周知,周总理一贯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勤俭节约方面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堪称楷模。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端奇缺的年代,解决温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作为一个共和国的总理,在大年除夕之际,宴请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按理说上大米饭、炒几盘菜、喝几杯酒,也为之不过。然而,周总理没有搞特殊,没有铺张浪费,而是坚持勤俭节约,为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树立了典范。
应该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只有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才能形成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然而,不可否认,随着国力的强大、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一些领导干部把党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丢了,甚至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以为然,认为不合时宜,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风气有所滋长。有的脱离群众贪图安逸,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吃喝玩乐。有的热衷于迎来送往、相互吃请、相互攀比,经常出入豪华酒楼、宾馆和夜总会之类的高级娱乐场所。有的利用婚丧嫁娶、过生日、迁新居以及子女升学等机会,大操大办,聚敛钱财,有的为配偶、亲属及子女谋取私利。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党的威信,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
事实上,我国经济总量虽然扩大了,物质条件比过去虽然改善了,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正因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仍然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办一切事情都要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元钱的良好习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经验教训都说明,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一个执政党和国家来说,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周总理的“年夜饭”里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比较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今天,更应该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作风。即使将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也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