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应当说,时间已过去60多年,共产党人“赶考”的脚步却从未停歇,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升华。毛泽东“进京赶考”是一份嘱咐,更是一种要求,“赶考”的分量,难以用一两句话道尽其内涵。重温毛泽东“进京赶考”的谆谆教导,就是要求新时期的广大领导干部要常怀忧患意识,时时警惕诱惑、迷失信仰,把自己永远摆在“赶考”的位置上,扎实工作,忘我奉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实际上,“进京赶考”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反观当下,有的领导干部在“赶考”中,受腐朽思想的侵蚀,满足现状、贪图安逸,理想信念动摇,遇事不积极、不作为;有的淡忘了“公仆”意识,“主仆”关系颠倒,不择手段占“公家”便宜,甚至行贿受贿、腐化堕落,不但考试不“及格”,更由人民的公仆沦为人民的罪人,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事业无止境,“进京赶考”无穷期。领导干部常怀“赶考”之心,就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把忧患意识贯穿到个人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当中,常怀忧患之思,常怀自警之心,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信心百倍地迎接一切风险和一切挑战。
无疑,人民群众是“考官”,只有取得群众的满意和肯定,我们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承认。毛泽东的“进京赶考”彰显的是一种宗旨意识,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对党和人民负责,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领导干部要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视群众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会坚不可摧,我们的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