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读到有关毛泽东过年的故事,发现每年春节,毛泽东总是心系群众,胸怀人民,除了参加团拜外,还深入基层与普通战士及广大群众一起欢度佳节。
1944年春节,毛泽东决定在枣园礼堂请群众吃饭。这天,群众代表如约接受主席的宴请。毛泽东亲自给大家斟酒,不住地劝大家:“我们都是邻居,不要客气嘞!”正月初二,毛泽东前去区、乡政府,与群众一起过年,毛泽东总是把自己当成老百姓中的一员,让群众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
与群众一起过年,是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的好机会。有一年春节,毛泽东来到枣园乡政府,乡长杨成福和乡里几位年长者急忙出门迎接,毛泽东和大家一一握手,说:“我给各位乡亲父老拜年了。”杨成福忙说:“论理,我们应该给主席您拜年才对!”毛泽东说:“没有这样的理吧,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哪有儿子不向父母长辈拜年的道理?”毛泽东坐下后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大家听后,净拣好话说。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今天我们不说这些好听的,要说点刺耳的!”“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决策时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这样的过年方式,毛泽东既密切联系了群众,又听到了民意,一举两得。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个“一刻”就包括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毛泽东把属于家人团聚的过年时间也交给了群众,把与群众一起过年作为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的好时机。
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它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新的历史时期,这样的优良传统丝毫不能丢弃,而且显得更为重要。密切联系群众,关键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一切为了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怎么过,可以看出领导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更能检验群众在领导干部心目中的位置。须知,春节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听疾苦、送温暖、察实情的好时机,那种等着群众登门拜年,借拜年搞不正之风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坏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风气,更脱离了群众、挫伤了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