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共12万人,在山东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菏泽以北林濮集地段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军队战略进攻序幕。刘邓大军采取“攻敌一点,吸敌来援,打其一边,各个击破”的战法,实行连续作战,至7月28日,共歼敌4个整编师部9个半旅共6万余人,取得鲁西南战役的重大胜利。8月7日,刘邓大军突然甩开敌军向南推进,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同时,陈赓、谢富治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在晋东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转战豫陕鄂边区。1947年9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取得鲁西南沙土集战役胜利后挺进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在黄河、长江、汉水、淮河之间形成“品”字形阵势,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歼敌10余万人,建立了地方民主政权,使中原根据地得以重建,取得战场主动权,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刘伯承曾形象地说:“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
为了表现“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伟大战略行动,作曲家时乐濛和军旅诗人王知十创作了合唱套曲《千里跃进大别山》,其中,最重要、最切题的一首是与套曲同名的第六首《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中,“前进”一词的使用频率最高,这首《千里跃进大别山》也不例外,歌词围绕“前进”二字为中心,字里行间显露出我军豪迈、勇敢的气势。
《千里跃进大别山》作为一首混声合唱曲,结构庞大,全曲为并列三部曲式(ABC),A、B两个乐段为非方整性乐段,乐句长短不一,句法自由。C乐段是一个四部混声合唱段,运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将“步兵在前进”、“骑兵在前进”、“工兵在前进”、“炮兵在前进”依次从四个声部进入,造成一种争先恐后、此起彼伏的热情气氛,使人仿佛看到当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壮观场面。(作者单位:二炮文工团)
附:《千里跃进大别山》歌词全文
前进前进,前进前进!向着大别山前进!不顾疲劳向前进!日夜不停向前进!在火热的太阳下前进!在漆黑的雨夜里前进,越过陇海路,一直向前进!在广大的平原上前进,在苦难的黄泛区前进!前进前进,前进前进!向着大别山前进!速度就是胜利,英雄们大步向前进!在火热的太阳下向前进!仇恨燃烧着我们的心,冲破一切阻拦向前进,挥军渡淮河,一直向南进!在敌机的扫射下前进,在敌人的心脏里前进!步兵在前进,骑兵在前进,工兵在前进,炮兵在前进,哗啦啦,哗啦啦,泥水飞溅,人民的铁流在前进!不顾疲劳向前进!日夜不停向前进!在火热的太阳下前进!在漆黑的雨夜里前进,越过陇海路,一直向前进!在广大的平原上前进,在苦难的黄泛区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