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它感动了一代人,激励了一代人;而今,它鼓舞着一代人,鞭策着一代人。
看吧,水天之间,洪湖波浪晶莹透亮;看吧,环宇之下,红色情怀向着东方涌动。
你听,“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熟悉的旋律在耳旁经久不息,随之而来的是曾经血雨腥风的英雄历程,随之而来的是曾经烽烟滚滚的峥嵘岁月……
毫无疑问,《洪湖水,浪打浪》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记忆,永恒的旋律,永恒的丰碑!
歌曲诞生于新中国成立10年之后,1959年,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全国精彩上演,这首剧中的二重唱作品迅速唱遍大江南北,唱响神州广袤的土地。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洪湖赤卫队是在1930年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的农民武装。
1958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决定将那些动人的英勇故事搬上舞台,并作为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演的节目。很快,由该团张敬安和欧阳谦叔等人组成的主创队伍成立,作曲由张敬安和欧阳谦叔负责。
歌剧《洪湖赤卫队》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湘鄂西工农红军为扩大苏区,与彭占魁的地主武装白吉会展开英勇斗争,并最终与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的真实故事。
作为歌剧,音乐创作至关重要。
为使这场反映洪湖革命斗争事迹的歌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创作小组深入洪湖地区采风、体验生活,实地感受和体验了那段精彩历史。
随后,张敬安等人以湖北天沔花鼓戏以及天沔、潜江民间音乐为歌剧音乐基调,创作了一系列后来脍炙人口的歌剧唱段。当中,最为成功的作品便是《洪湖水,浪打浪》。
其实,《洪湖水,浪打浪》是张敬安根据洪湖当地民歌“湘水谣”改编而成,原句是“湘河水呀,黄呀么黄又黄……”改编时,创作组将原曲浓浓哀怨一扫而空,世人耳边的《洪湖水浪打浪》悠长流丽,动听旋律抒发了革命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柔美中显出雄伟与豪迈。
1959年,歌剧《洪湖赤卫队》成功首演,霎时间,剧中的《洪湖水,浪打浪》唱段飞跃中华大地,在山川河流间,在田舍农家里,在大街小巷中广为传唱。
49年,49个春夏秋冬,岁月如梭,时空流转。
远方,洪湖之水依旧波浪荡漾,泛起曾经的光辉岁月,撩起人们心中那深深的红色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