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一个有着火一般热情的青年,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战士,虽然年仅22岁就离开了我们,可那张永含温情的笑脸、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
雷锋生于1940年,1962年因公殉职。“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雷锋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科学理论的钉子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学习雷锋好榜样》那简洁明快、铿锵有力的歌声响起时,心里总有一种暖暖的感动。”出生于1963年3月5日的周钢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这首歌的影响下长大的,歌曲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和激励着60后、70后。”
1963年3月5日,《解放军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上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召集全体人员传达题词,并说下午天安门有游行活动,最好有首歌。团里的写词快手洪源很快拿出了歌词。生茂谱曲时想,这首歌一定要有普及性、群众性,部队战士能唱,地方群众也要能唱,必须是民族风格,而且气势要浩浩荡荡,高亢有力,有高潮。他边谱边唱,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下午,天安门前红旗漫卷,人海如潮,“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金水桥畔,伴着手风琴雄壮高亢的旋律,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成员充满激情地进行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气势昂扬、琅琅上口,一下子就吸引了周围的群众,大家跟着唱了起来。
《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传唱了45个春秋。“从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到现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钢肯定地说,可是有一样没有变———雷锋这个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内涵,始终唱响着时代的最强音。
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神州大地上,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雷锋精神是一座巍巍的丰碑。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在汶川特大地震的废墟边,从天南海北赶来的志愿者在奔忙,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他们是一群活着的雷锋。
此刻,雷锋的话仿佛又回荡在耳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永远的榜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