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曾被毛主席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
阜平作为根据地的腹心地区,作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全县9万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阜平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曾被誉为“华北的延安”。这里有“边区爆炸英雄”李勇,“战斗英雄”李殿冰,“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世军,更有闻名全国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阜平不愧是“抗日模范根据地的模范县”。
1946年10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迁驻城南庄。在这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主持召开了土改、财经、军政等一系列会议,为华北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做了多方面的准备。1947年4月到7月,晋察冀军区野战部队主动向敌人的薄弱点线出击,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大踏步的进退,在运动中调动敌人、歼灭敌人的方针,连续发起正太、青沧、保北战役,歼敌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敌占区,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连成了一片。
三个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华北我军转入了主动进攻阶段。此后,军区又抓住有利战机,组织了著名的清风店战役,全歼国民党第三军主力1万多人,活捉了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先钰。
在朱总司令的关怀、指导下,晋察冀军区又精心组织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华北重镇石家庄的解放,开创了我军夺取大中城市的先例,使华北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党中央转移到华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中旬,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作出战略性决定:为尽快夺取全中国胜利,党中央迁往河北,在河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4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经晋绥解放区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城南庄。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城南庄东侧半山腰上。司令部刚驻进城南庄的时候,大家都散住在乡亲们腾出来的房子里。为了工作方便和安全起见,1947年秋天,军区机关在村东盖了5栋简陋的新房,还在院外山脚下挖了个防空洞。聂荣臻等军区领导和作战科就住在这5栋房子组成的小院里。现在,中央机关要到城南庄来,聂司令员安排作战科搬出小院,住到原先住的民房去,腾出来的房子安排给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中央领导同志住。聂司令员的住房分里外两间,里间休息,外间办公,他就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给毛主席住。
在城南庄期间,毛泽东十分关注土地改革问题。
1946年,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开展土改。1947年4月,刘少奇率领中央工委来到阜平,随后召开了当地土改干部会议,进行土改工作试点,开展声势浩大的“五月复查”运动。运动开始不久,出现了不少问题,边区领导指示停止。1947年7月至9月,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边区的土改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地方侵犯中农利益,搞扩大化,把富裕中农当富农,把富农当地主;有的地方对地主实行从肉体上消灭;有的地方把在农村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打成“石头”,毒打吊绑……这些偏差虽然刚刚露头,但立即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还在来到城南庄的前一天晚上,毛主席住在西下关村,就委托任弼时同志召开当地区、村干部参加的土改工作座谈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来到城南庄不久,毛泽东又委托任弼时主持召开了曲阳、阜平、定县3个县的县委书记和部分区委书记参加的土改和整党工作汇报会。
会议开始了,毛泽东和任弼时来到会场。毛主席上身穿一件褪了色的灰夹袄,内套一件毛背心,下身穿一条三五九旅织的古铜色旧呢子裤,穿着一双旧皮鞋,他一面同开会的同志一一握手,一面说:“同志们辛苦了。”大家都说:“毛主席更辛苦!”这天中午,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