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宿舍旧址。作者:王文进
学员培训教室旧址。作者:王文进
21日,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在对邯郸市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沙河村北发现了保存完好的60多孔窑洞,确认这是原新华社口播部暨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处培训学校旧址。这些窑洞的发现,为研究中共红色新闻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窑洞位于沙河村东北方向,沿着高高的土堰一字排开,随着地形向前延伸。洞有大小,最深达7米,大多数相连。洞壁全部用黄泥和白灰覆盖,部分窑洞内还有篆字标语“艰苦朴素”“紧张活泼”,还有一幅手绘的“中华全图”及批评栏、表扬栏等。解放战争时期,新华通讯社(包括新华临时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陕北(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社前身一部分晋冀鲁豫《新华日报》及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处等机关曾驻扎西戌村和沙河村。据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回忆,这些窑洞是当年的培训学校,有“中华全图”的那孔窑洞是会议室,其余则是教室、宿舍和储藏室。村民们自发地保护这些窑洞,才使得它们历经6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保存完好。
经多方联系后,记者与当年在新华电台后勤处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党组成员、台长助理的石塘贵老人取得了联系,石塘贵老人虽年近八旬,但记忆清晰。他告诉记者,这些窑洞确实是新华通讯社口播部即陕北(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和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处的培训学校,主要用来培养机务和播音人员。当时学校的负责人是王士光(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弟弟)和钱文极。培训学校为红色新闻和广播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另外,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员还在沙河村南2公里的大南发现了原陕北(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备用台址,这是两个在峭壁上开凿出的大窑洞,其中一个洞壁上有“大南民国三十六年”字样,窑洞附近还有发电厂、警卫室、水井等遗址,基本保存完好。这俩窑洞是当年为做长期斗争而准备的,在此修建了备用台址,但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该台址没有来得及使用。
|